本周美国财政部部长姆努钦率领负责美中贸易事务的官员访问量北京,在为期两天的谈判里美中双方在一些问题上达成了一些共识,不过根据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发布的消息称由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率领的代表团将在下周访问华盛顿继续就贸易谈判做出一些新的进展。
就此,记者在北京街头随机采访了几名市民谈一谈对贸易战的看法。因为涉及个人隐私,受访者表示不愿意接受记者的镜头录制,以下为文字记录:
记者:美中两国这两天正在进行第四轮谈判这个事你有没有关注?
李女士(互联网创业者):有的,朋友圈里也有很多人在转发这类消息,还有自己的客户在谈生意时也会提起一些。
记者:那这是第四次谈判了,比如你平时买东西有没有受到一些影响?
李女士(互联网创业者):多少会有的,比如我在天猫上买一些海淘产品价格比之前贵了一些,这个多少还是有些影响的。
记者:美中贸易战已经持续了近3个月了,您认为最后能谈妥?
廖先生(高校教师):应该会达成的,我相信政府的能力,而且在这几个月里大家也看到了中美两国多少也做出了一些让步。关税每个国家都有但不能因为你的关税高我就对你采取贸易壁垒,这样不公平。
记者:前几天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到华盛顿去与特朗普总统会谈,关于中国购买大豆近500吨这个做法你怎么看?
廖先生(高校教师):美国本身想在农产品上让中国做出一些让步,关于提出购买大豆也是政府做出的一些判断吧。
记者:美中贸易站持续这么长时间了,你的生活有没有受到一些影响?
郭女士(个体经营户):多少是有的,你看我自己每次进一些南方那边的水果尤其是广西那边的价格就比平时的高,去年这个时候都没有差这么多,我自己的顾客也向我抱怨说价格有点贵,我说没办法啦,进价都很高了,我这也赚不了多少了。
郭女士(个体经营户):都希望早点结束了,但是生活还得继续。
一段时间以来,美中贸易谈判进行的同时,中国国内对贸易战一直有一些不同的声音,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一篇以一双中国生产的登山鞋为例子,对比在美国沃尔玛超市和在中国一些商店的价格,结果差10倍。一些销往外国的中国同款产品与国内的价格差距被称之为“外贱内贵”这类现象在中国至今能依悉可见。
导致这类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市场交易成本巨大。中国市场是一个条块分割的市场,企业产品进入国内市场需要付出巨大的交易成本。对于一些企业的产品进入国内超市,不仅需要缴纳入门费,而且要缴纳各种担保金。而在中国的超市绝大多数属于中外合资企业或者外商投资企业,通过设置贸易门槛,限制一些企业产品在本地销售。企业要想进入他们的销售渠道,必须缴纳销售收入15%到20%的费用,这对于那些刚刚起步的生产企业来说,是一个根本无法承受的负担。
其次,中国的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支持本地企业,也人为设置一些贸易门槛,禁止外地企业产品进入本地销售。不少企业为了拓展产品销售渠道,不得不在销售方式和交易费用上做文章,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支付折扣、佣金,确保企业能够在国内形成销售网点。
虽然近几年,中国加强了对零售市场的监管,禁止一些大型零售企业收取入门费。但是,在一些综合性的大型零售企业采取出租柜台或者生产企业自带营销员的方式,向生产企业转嫁销售负担。在这样的格局下,部分生产企业不得不放弃国内市场,转而寻求外贸出口渠道。企业产品在国外销售虽然增加了运输成本,却可以大幅度减少交易成本,所以,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国外销售的价格反而比在国内便宜。
另外,中国特有的税收体系也是一个原因。此前,中国颁布了“三资企业”法,而且针对“三资企业”制定了名目繁多的税收优惠措施。许多“三资企业”从事外贸出口经营,他们一方面享受中国境内的各项优惠待遇,另一方面通过关联交易逃避国家的税收。而内地企业既无法享受“三资企业”的各项优惠待遇,同时也不能通过关联交易规避国家税收。
内地企业生产的产品在中国境内销售的价格自然要比“三资企业”在中国境外销售的价格高许多。此外,中国存在国有企业垄断经营的现象,部分产品或者服务的国内价格远远高于境外价格。
在一些中国的沃尔玛超市,记者发现在购物小票后面都有一个16%的税率,当询问沃尔玛中国官方时,客服表示这个税是政府制定的必须要收取。
而在眼下的美中贸易谈判中所关注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所谓的结构性改革问题,即中国需要改变由政府掌控和主导经济的问题。华盛顿认为,中国的这种做法跟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承诺实行的自由市场和自由贸易的原则格格不入,是对全球贸易的扰乱和破坏。
与此同时,中共则认为,由中共控制的政府掌控经济是对美贸易谈判中不可退让的底线,“中国不会就威胁到自身核心利益的课题进行磋商”。
尽管华盛顿和北京近日来分别对外宣传双方谈判取得重要进展,双方在包括所谓的结构性改革等问题上是否取得进展、取得了什么进展外界还不清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Comments